10.3969/j.issn.1674-8883.2023.10.015
时政话语中微语言翻译传播路径探析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交流呈线上化趋势,微语言不断涌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言语交际习惯.近年来,微语言不仅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用语里,还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主旨演讲中,在国际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面对国际传播发展的重要需求,充分分析和探究时政话语中的要点,做好时政话语中的微语言翻译传播工作,探析合理有效的实现路径,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努力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尤为重要.结合我国时政话语翻译基本规范来看,必须注意中外语言、文化等的差异性,由此有效将微语言融入其中.文章基于翻译传播学理论体系,根据翻译传播特有的六个要素即主体、客体、译者、媒介、受体、效果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时政话语实例,分析得出目前时政话语中微语言的翻译传播面临着翻译传播路径单一、微语言内涵传播效果不佳和外国媒体理解偏差等诸多问题.因此,探析有效合理的翻译传播路径是微语言顺利发展并发挥作用的关键.文章从翻译传播学角度,提出凸显译者主体性地位、建立良好的翻译传播形象和拓展多语化翻译传播渠道这三条路径,旨在促进微语言的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助力传播向上向善的中国文化,最终实现跨语言交流的目标.
翻译传播学、时政话语、微语言、实现路径、跨语言交流
14
H315.9(英语)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C0130
2023-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