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移动社区中的关系结构及支持研究
网络信息时代不仅意味着技术的更迭,更孕育着深刻的社会变迁.新型的技术空间与转型中的中国城市结构互相交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赋予社会架构、劳动关系更多的可能性.滴滴司机的职业因互联网而产生,在中国化的互联网劳资结构下曾一度享有红利,也曾几度陷入困境.基于移动性的职业特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平台来实现社会联结,形成主体表达,获取社会支持.研究从滴滴司机微信群的信息关系结构入手,考察了该社区支持信息传播的整体网络特征,社区成员虚拟社区感的程度以及群内关系对于支持信息流动及达成的影响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类型化”的群己关系构成了滴滴司机移动社区中社会支持信息流动的基础;成员虚拟社区感的程度差异对其社会支持的达成存在影响;成员间差异性的关系建构模式导致其社会支持互动类型的不同.
滴滴司机、微信群、网络结构、虚拟社区感、社会支持
26
G206.2;R195.1;F27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BXW105
2019-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3页
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