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不见:转型中国的媒体修辞政治学——从央视《看见》对于“温州虐童事件”的报道说起
本文通过对央视《看见》节目“温州虐童事件”报道的分析,展示了其叙述框架的变化.节目重新打造事件叙述框架,在这一框架中,虐童女教师这个兼具了“草根阶层”、“农村”、“女性”等多重身份的“90后”青年成为悲剧主人公,而悲剧的根源则逻辑上指向当代中国社会不公.但是节目并未延续这一叙述逻辑,而转向对新媒体平台促成的青年亚文化机制的批判.这个从新闻所必然指向的有力度的“看见”走向文艺化的抚慰性的“不见”的案例,折射出转型中国媒体所面临的困境:既想跟上全球资本主义的步伐却又难以回避转型中国的特殊现实,既有充当一种以“个人”为核心的看似“普适化”的“公意”代表的冲动,又想保持媒体客观、公正的形象,因此只能在全球资本主义、青年亚文化、个人主义、转型中国的传媒体制等种种力量的博弈间谋求折中.
温州虐童事件《看见》弱势群体、青年亚文化、全球资本主义、媒体意识形态
G206(信息与传播理论)
2014-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