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第三人效应的消极影响:慈善类公益节目对公众利他行为引导误区的分析与化解
本文基于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相结合的视角,以慈善类公益节目的目标传播效果——引导观众的利他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在阐明了节目效果实现的动机路径和激发流程的基础上,解释了目前该类节目苦恼的对观众利他行为引导效力不足的原因.认为这主要源于节目忽视并无意中强化了传播效果中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公益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能够带来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从而易引发冷漠行为和围观现象,阻碍节目目标效果的实现.之后,依据利他行为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转向以移情心理为核心的效果诉求路径,重视移情在激发观众利他心理和行为中的作用.最后立足于理论演绎的结论,针对当下慈善类公益节目的实际,以补短扬长为宗旨提炼出系统的改进建议,以期为节目制作者突破误区,改进实际效果提供操作借鉴.
公益传播、利他行为、第三人效应、移情
G206(信息与传播理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860019
2014-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