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9790.2014.02.012
从“为自己而活”到“利他个体主义”——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理论中的一种道德可能
社会团结是个体化理论关心的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乌尔里希,贝克的个体化理论中,利他个体主义是显示出团结迹象的伦理要素.有鉴于国内学界的相关讨论尚不多见,同时考虑到个体主义在中国语境内遭遇的意识形态曲解与文化误读,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利他个体主义的道德蕴含.作为一种突破利他与利己之间二元对立关系的新伦理,利他个体主义所蕴含的“给予却不必牺牲自己”的原则为现代个体参与社会提供了积极的伦理环境,进而为个体化社会的团结指出了一种可能方向.强调公民自组织的亚政治是实践利他个体主义的空间及条件,由此表明了将个体道德与制度道德并置思考的重要性.贝克关于利他个体主义的道德蕴含及其社会条件的讨论,对于思考从传统社会关系中脱离出来的中国个体如何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主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个体化、利他个体主义、道德
B83;D63
2014-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