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与回归:寻根文学的“寻找”之困
寻根文学发韧于20世纪80年代初,“寻根”口号的提出则始于作家韩少功.1984年12月在杭州“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的创作理论会上,韩少功明确指出:“文学有根,文学的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①李杭育、郑万隆、阿城等几位寻根文学肇始者都参加其中,他们都有自觉而明确的“寻根”共识,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文学中的文化意蕴.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作家》,1985,4),郑万隆在《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5),阿城在《文化制约人类》(《文艺报》,1985,7,6),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6,1)等文章里分别论述了文化寻根的目的和意义.
2014-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