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话语与八十年代小说家的命运
隔着三十多年的时间距离,我们对于在八十年代初期小说中涌动着的“新鲜素质”——“抒情话语”的审美实践可能感受得更为清楚了.说“抒情”,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小说对于社会生活(或者说主要是政治生活)的表现全部围绕着个人情感和主体意识,其中,执著的自我指涉、丰沛的言说热情以及不加节制的感情抒发成为八十年代初期小说的主要特征.我是在福柯的意义上使用“话语”一词,即认为话语关涉权力和知识.谁,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说体现了话语的权力关系.将“抒情”与“话语”勾连起来,意味着作为审美机制的“抒情”是通过小说寻求社会一政治交流,并使得重建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可能.
2014-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