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与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文体美学——从《废都》到《带灯》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系列已经是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最为壮丽的文学景观,能与之媲美的作家作品屈指可数.《带灯》的面世再一次成为文学事件,足以证明贾平凹文学影响力之深巨,既关乎当今中国的世态人心,亦牵涉中国小说的文体命运.我不打算从题材和主题的角度来谈论《带灯》,《带灯》的题材和主题无疑是敏感而前沿的,它与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有关,与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有关,与"信访"和"维稳"有关,这都是事关当今中国国计民生的宏大事件,而贾平凹似乎总是能够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生活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借用巴尔扎克的话来说,他要做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书记员,虽然没有老巴尔扎克的冷峻和犀利,但贾平凹有老托尔斯泰的悲悯和温情,这足以形成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中令人尊重的文学精神内核,所以我们必须承认,贾平凹是一位敢于担当时代所赋予的文学使命的作家.
2013-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