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2164.2006.02.021
在场并且超越--读谢有顺的《此时的事物》
@@ 学院评论家们每每不愿研究当下写作,大概是因为当下的作品未被确认为经典.他们没有勇气去考证它们的经典性,因为那很可能会得不偿失,不如把同样力气放在那些已经被确认为经典的作家和作品上,但是,这里有个概念需要澄清:过去了的,未必就是经典.很多过去了的作家已经腐朽了,甚至被写进文学史的,也未必就真是经典.作家不能盖棺定论,文学作品更不是出土文物,年代久远就肯定有价值.最活跃的写作从来在当下,最有价值的研究也当然是在场的研究.当然研究当下写作有着很大的风险,很容易被一时的风气或现实的利益所局限,这就需要研究者具有超凡的眼光,站在越过当下的高度来审视.
经典性、作家和作品、有价值、写作、文学作品、出土文物、文学史、评论家、审视、考证、概念、腐朽、风险、定论
I2(中国文学)
2006-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