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2.06.005

极低出生体重儿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

引用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PICC后发生CRBSI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将细菌感染的患儿分为革兰阴性(G -)菌组和革兰阳性(G +)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PICC留置时间、留置部位、感染时体重、脂肪乳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共纳入70例CRBSI患儿,检出70株病原菌。G -菌占50.0%(35/70),以肺炎克雷伯菌(34.3%,12/35)和粘质沙雷菌(34.3%,12/35)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更严重;G +菌占47.1%(33/70),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45.5%,15/33),大多为耐甲氧西林菌株(86.7%,13/15),蜡样芽孢杆菌仅占6.1%(2/33),但2例蜡样芽孢杆菌CRBSI均导致患儿很快死亡;真菌占2.9%(2/70)。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暂停,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休克,G +菌组与G -菌组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G +菌组胎龄、感染时脂肪乳用量均大于G -菌组,感染时体重小于G -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引起的CRBSI多为条件致病菌,根据临床表现及常规生化检查难以判断感染菌种,但胎龄较大、体重较小、脂肪乳用量较大者更易感染G +菌。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临床特点

37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05-50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96-2932

10-1451/R

37

2022,37(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