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2096-2932.2020.05.00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肠狭窄65例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后肠狭窄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NEC后肠狭窄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共纳入65例NEC后肠狭窄患儿,均表现为反复腹胀、呕吐、喂养不耐受,严重者出现血便、穿孔等。其中男36例,女29例;足月儿31例,早产儿34例,胎龄29~41周;出生体重1 200~4 700 g。64例NEC前有喂养史;Bell Ⅲ期15例,Ⅱ期50例。56例有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史,13例有呼吸机辅助通气史。14例肠狭窄发生在回肠造瘘术后,51例无造瘘手术史;64例有1次或多次住院病史;患儿术前均常规行结肠造影或全消化道造影检查;44例为单发狭窄,17例为2处狭窄,2例为3处狭窄,2例为横结肠多发串珠样狭窄;狭窄部位包括回肠19例,升结肠17例,横结肠30例,降结肠15例,乙状结肠5例;15例行回肠造瘘术,50例行肠切除吻合术;2例出现吻合口漏,1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3例因术后重症感染放弃治疗,治愈率95.4%(62/65)。结论:NEC后反复腹胀、呕吐、喂养不耐受、特别是有输血史及喂养史的患儿需警惕肠狭窄,结肠造影为首选检查方法;病变好发于结肠,且有多发狭窄可能,多数一期行病变肠管切除肠吻合术可取得良好效果,病情危重行分期手术亦能取得满意效果。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肠狭窄、婴儿,新生
35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5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