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三庆班在沪鸿爪考述

引用
京剧传播到上海之后,京津的皮黄班社的许多演员应邀来沪演出,而来自于“三庆班”的名角较多,其中又以杨月楼、谭鑫培影响最大,杨月楼成了演戏之地茶园的竞争对象,谭鑫培则誉满上海滩.受沪地班社体制与分配方式的影响,京师班社渐渐由集体制改成了名角挑班制、包银制改成了票房分成制;因“三庆班”为京剧代表性的班社,故沪地媒体如《申报》《真报》等对它常有报道,这些报道现在成了研究彼时京剧史的宝贵资料.沪上兴起京剧之初,需要大量的京剧看家戏剧本,以便于艺人的演出与观众的欣赏.于是,上海书局便纷纷刻印,而多采用“三庆班”名角的脚本,今日留存于世的至少有200册之多,它们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

三庆班、上海、行迹、考述、京剧史

4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上海高水平大学建设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2020-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1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戏曲艺术

1002-8927

11-1172/J

41

2020,4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