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
利用我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评价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与空间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学前教育产出的技术效率(TE)具有时间可变性,并且其变动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一致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事业性收入均能优化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与市场投入每上升1单位值,可分别将产出效率提高47.8%与15.8%,并且两种投入的结构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产生了互补或替代的作用;政府与市场投入在地理空间上具有全域自相关性,但局域自相关性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事业性收入每上升1单位值,可分别将临近省域学前教育的产出效率提高28%与8.7%,不过地方政府之间的“锦标赛”现象在间接效应中造就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政府应稳步增加学前教育投入,尤其应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引导和规范民营资本的运作,创新学前教育供给模式,在提升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切实保障“幼有所育”目标的实现.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效率、空间计量经济学
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机制研究”13BYJ1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2000年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效果评价研究”BFA140039
2018-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