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816X.2012.02.14
血小板平均体积值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血板平均体积(MPV)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数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50例被研究者分为3组.A组:稳定性心绞痛组(SA)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或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予以确认.B组:心肌梗死(AMI)组,有显著的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异常.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比配的35例无心脏病和心电图正常的健康者.采集所有被研究者静脉血并用COULTER-75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结果 血小板计数在SA组、AMI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比较,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都明显增大.结论 MPV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血小板、急性心肌梗死
12
R54;R197(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2-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