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1914.2015.03.016
基于热重红外联用和分布活化能模型的樟子松热解机理研究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A -FTIR)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通过不同升温速率(5、10、20、30℃/min),对樟子松的热解特性和热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对其热解机理进行探讨。TG/DTG 曲线表明,樟子松的热解过程分为干燥、快速热解和炭化3个阶段。FTIR 图表明,热解挥发份气体相对含量最多的3类物质是 CO2,醛、酮、酸类以及烷烃、醇类和酚类等有机物。随着转化率增加,通过 DAEM计算得到的活化能数值波动明显,证明樟子松热解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0.1<转化率(α)<0.3,主要是半纤维素降解,其支链首先降解,然后主链发生断裂;0.3<α<0.7,主要是纤维素降解,首先转化为中间产物活性纤维素,活性纤维素再次降解;0.7<α<0.8,主要是木质素降解,苯丙烷分子相互结合形成网状立体结构以及低反应活性的焦炭的不断生成造成此阶段活化能迅速增加。
樟子松、热解、热重红外联用、分布活化能模型、动力学
S781.46(森林采运与利用)
浙江农林大学人才引进启动基金项目2014FR056资助;浙江农林大学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预研项目2013SWZ03资助;“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30B01资助。
2015-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