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7193.2014.04.030
蛋白质组学在结核杆菌研究中的应用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极大的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其中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使之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1994年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1]提出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即“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在特定时间及空间上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则以基因组转录而成的所有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动态分析蛋白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目前,双向电泳技术(2-DE)、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质谱技术(MS)被称为蛋白质组研究的三大基本支撑技术。通过2-DE将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MS鉴定电泳图谱得到参数,便可找到与参数对应的蛋白质。但2-DE的重复性较差,因此陆续开发了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荧光差异双向电泳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蛋白质组学、结核杆菌、致病机理、代谢
R378.9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80223;绵阳市科技局项目13S001-11
2014-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