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征空间客体捆绑关系的存储机制——来自ERP的证据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采用延迟匹配任务的实验范式,测查了16名正常被试完成位置客体、方向客体和位置—方向捆绑客体的工作记忆诱发的皮层慢电位.实验发现:在第1个客体呈现后的300ms到600ms之间,在顶叶皮层(CP5、P7、P3),位置客体、方向客体比捆绑客体诱发了一个更负的成分;在右额(F4、FC6、FC2、F8)、右后颞(TP10)、左颞(T7)、左后颞(TP9)等脑区,捆绑客体比单一特征客体诱发出了一个更正的成分;在800至1400ms的慢波成分上,位置和方向捆绑客体在F4、FC6和F8三个记录点诱发的波形比单一特征客体的波形波幅更正.右侧前额叶参与了客体整合表征的存储,该结果支持了情景缓冲器的假设.
捆绑过程、皮层慢电位、情景缓冲器、视空间模板
39
B842.5(心理学)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190005
2019-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