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创造性思维水平者的认知抑制能力:行为和生理的证据
本研究采用2个实验,考察创造性思维测验得分高低者在Stroop任务干扰条件上的差异,从行为和生理指标探讨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以及时间压力对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Stroop颜色命名任务.结果发现,相比低创者,高创者的反应时干扰效应量和正确率干扰效应量均更小.实验2采用更灵活的Stroop字义–颜色命名转换任务,操纵不同的时间压力条件,并记录被试完成任务时的皮肤电活动.结果发现,高创者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干扰效应量显著小于无时间压力条件下,而低创者在有和无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干扰效应量无显著差异;高创者在颜色命名任务的不一致条件下的皮肤电活动变化显著高于一致条件,而低创者在颜色命名任务的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总体而言,相比低创者,高创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高,能够有效抑制优势的但不相关的反应倾向.时间压力在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高创者面对不同任务要求能够灵活调整自身的认知抑制水平,并表现出变化的生理唤醒水平.结果支持创造性思维的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
创造性思维、认知抑制、时间压力、皮肤电
50
B842(心理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8JJD190001;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项目T2017120
2019-0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19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