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任务下汉语母语者对不同类型时间句的加工
采用听觉刺激-口头问答任务考察汉语母语者对指示性时间句和顺序性时间句的加工.结果表明:(1)对指示性时间句,被试的加工不受听觉刺激的呈现位置影响,时间概念与空间知觉之间无法形成对应的自动化联结;(2)对顺序性时间句,汉语母语者对出现在前方的“较早”事件和出现在后方的“较晚”事件反应快,出现了隐喻一致性效应,即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用“前”表示过去,用“后”表示未来.整个研究表明,对于汉语母语者而言,“自我参照点”和“时间参照点”两大时间隐喻系统都具有心理现实性,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运动经验参与,并由此造成汉语母语者在听觉任务中对指示性时间句和顺序性时间句加工的差异.
汉语母语者、时间隐喻、指示性时间句、顺序性时间句、听觉任务
48
B842(心理学)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国家973计划课题2014CB340502、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XNLQ05.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1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