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急性生理应激对大鼠的行为及脑神经颗粒素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引用
突触特异性蛋白质在应激所致行为效应的中枢机制中的可能角色日益受到关注.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是一种新发现的突触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分布在前额叶、杏仁核和海马区域,参与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机制,可能涉及到应激所致行为效应中枢机制.但是,关于NG、应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主要是探讨急性生理应激对大鼠行为和NG的作用,以及NG的变化与应激性行为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急性强迫性冷水游泳应激,建立生理应激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游泳应激组1(SS1,接受游泳应激和行为测试)、游泳应激组2(SS2,接受游泳应激而不接受行为测试)、正常对照组1(C1,接受行为测试)和正常对照组(C2,不给予任何处理)(n=10).以旷场行为和高架十字迷宫任务来评定大鼠应激后的行为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海马和前脑皮层中的NG含量和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应激后SS1组的呆滞行为增加,与C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S1组海马的NG含量和NG磷酸化水平增高,与C1和C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SS1组皮层的NG含量增高,与C1和C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SS1组皮层的NG磷酸化水平增高,与C1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前脑皮层的NG磷酸化水平与呆滞行为之间的相关达显著水平.提示该应激源能诱发动物明显的恐惧反应,呆滞行为是反映急性生理应激导致行为障碍的敏感的行为学指标,海马和前脑皮层均是对急性生理应激反应敏感的脑区.NG的磷酸化水平可能是反映急性生理应激所致行为障碍的一项新的生物学指标.

生理应激、海马、前脑、行为、神经颗粒素

39

B845(心理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482

2007-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48-65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心理学报

0439-755X

11-1911/B84

39

2007,39(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