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研究反映感数与计数的不同脑机制
对于较小数目的快速准确认知的"感数"现象一直是一个引人兴趣的问题,这一感数过程到底本质是什么,它与计数过程究竟是同一种加工还是分属两种不同类别,对于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感数加工的本质,运用ERP手段来探索其与计数的不同机制;并且以分心物变量为指标,研究在有分心物呈现时,感数与计数过程将会有哪些变化以及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对14名正常青年人记录感数与计数加工过程中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刺激图片由位于屏幕中心的靶(白色矩形)或者靶+分心物(白色圆形)组成,靶的数目分为感数(1~3个靶)及计数(4~6);而分心物的数目有三种水平:零(无分心物),与靶的数目相同及两倍于靶的数目.被试计算图片上白色矩形的个数并对所得数目进行奇偶判断,最后根据奇偶性用左右手进行按键反应.行为结果表明,感数与计数的反应时在靶数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靶数目相同时,分心物越多,则被试所需要的反应时就越长.ERP测量表明P1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分心物数目的增加而增加;N1波潜伏期随着靶数目的增加和分心物数目增加而减小,N1波幅随着靶数目和分心物的增加而增加;P3波幅随着靶数目的增加而减小,在某些记录点具有靶效应和干扰效应.研究结果提示感数加工具有明显的分心物效应,而计数加工则不然,支持感数与计数分属两种不同功能加工过程的观点,感数加工更易受到分心物出现的干扰.
感数、计数、事件相关脑电位
36
B842(心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25026;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KSCX2- SW-221;Technology of China2002CCA01000
2004-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3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