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2017 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培育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 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由此,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并迅速得到了各省、市、 自治区的积极响应. 但从实际落实情况看,多数地区建设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实际上是之前已 有 的 " 心 理 健 康 服 务 体 系" 的 代 名 词,"换汤不换药", 将两者等同看待. 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社会大众对应用心理学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心理健康服务层面, 同时心理学界的知识输出也局限在这一层面, 从而形成了 " 社会心理服务 = 心理健康服务" 的刻板印象. 此外,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也是容易引发误解的一个词汇, 其中的"社会心理" 一词, 容易让人联系到作为具体学科名词的 "社会心理学", 而不是作为政策实践和实务运动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因此, 这一提法是否完全符合当下学术与实践需求, 还有待商榷.
6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天津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实务模式探索" TJJX18-001
2018-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