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8.01.14
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
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创伤后成长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和亲社会行为问卷,在汶川地震8.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118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创伤后成长(PTG)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存在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PTSD可以直接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降低存在意义感进而负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还可以通过提高寻求意义感进而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PTG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也可以分别通过提高存在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进而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PTSD、PTG、生命意义、亲社会行为
34
B844(心理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11
2018-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