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4082/j.cnki.1673-1298.2023.04.008

新感性启蒙·再道德化·生存理性再生产——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的主体教育思考

引用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深化主体和主体教育研究.从对主体的理解看,面对理性祛魅、现实倒置、生命感受力下降、主体感凸显、沉浸式体验追求等问题,要走出传统认识论范式,强调主体作为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力量的整体性,更加凸显与理性相对的身体、生命及激情、欲望,并使之与理性相和谐,从主体教育的角度倡导一种新感性启蒙.从主体与环境角度看,面对网络时代家庭、社会及其媒介对教育的深度介入乃至全球性的深刻影响,主体的意向性与外延性之间形成敏感的强相关关系,必须从主体自我实现的角度认识到环境的恒常性和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受到威胁,以及由此带来的本体性不安全,从而突出主体教育的全球视野、风险素养培育和心灵安顿功能,强调再道德化任务.从主体间关系看,代际关系关涉主体何以可能以及何以持续可能的问题,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生存困境,主体教育要基于人类永续存在、共在,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通过诸主体的共同活动,不断再生产主体的生存理性.

主体教育、主体、新感性、再道德化、生存理性

19

G40(教育学)

2023-09-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0-8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教育学报

1673-1298

11-5306/G4

19

2023,19(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