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82/j.cnki.1673-1298.2021.01.003
"语言—文化"模式:教育不公平的结构与行动 ——S.B.希斯的语言民族志研究
伯恩斯坦和布迪厄的"语言—阶层"模式以语言为抓手打开了教育不公平的微观运作机制,成为"语言与教育公平"议题的主导分析路径.然而,由于他们将社会阶层视为整体性概念,阶层内部的文化多样性被遮蔽.新读写研究开创者S.B.希斯将民族志引入语言学习研究,以民族志为中心建立了教育不公平的"语言—文化"分析模式和行动路径.这一分析模式强调"文化模式"对语言的形塑,超越"语言—阶层"模式的抽象性,展现了教育不公平微观运作机制的文化多样性.以此为基础,她打破研究者对民族志的"专权",创造性地将民族志作为教师和学生实现语言文化自觉、学校教育走出再生产的行动工具.希斯的"语言—文化"模式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行动路径层面为"语言与教育公平"构建了另一范式.
"语言—文化"模式、"语言—阶层"模式、民族志、教育公平
17
G40-01(教育学)
本文系内蒙古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语言、权力与教育公平"
2021-03-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