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82/j.cnki.1673-1298.2017.06.008
"换导师"为何不容易 ——一项基于个案教师访谈的批判话语分析
"换导师"并非中国大学特有之事务,但其在中国的遭遇却具有本土特征.小小事件所反映出的中国大学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直指制度与人心,不得不令人深思.以个案教师对"换导师为何不容易"的访谈文本作为原始材料,展开批判话语分析,力图揭示整个文本的解释性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语词意义分析,最后呈现出不同话语之间的权力结构.经分析发现,受访者之所以认为换导师在中国是一个"事件",乃是因为其认为,是否有学生关乎着"身份",而身份是十分重要的.受访者在访谈中使用的"身份"概念具有三种意涵,而其中大多数情况皆指社会声望之意.这种身份情结和关系思维所属的传统文化话语占据了这一访谈文本之话语秩序的顶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也助力了现行的大学管理话语,二者一同挤压着人才培养话语的空间,使教师空留一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念想.
批判话语分析、身份、人才培养、"换导师"、传统文化
13
G645(高等教育)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生教育质量关联机理、生成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 :17CGL070的研究成果
2018-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