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82/j.cnki.1673-1298.2016.02.008
大学教师对“好老师”之理解的实践推理--一项扎根理论研究的过程及其反思
大学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时常会陷入两难困境,此时他们是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并做出行动抉择的?他们认为什么是“好老师”应该做的?他们是如何在实践中诠释自己对“好老师”的理解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教师进行实践推理的过程,实践推理赋予教师行动以合理性解释,有关什么是“好老师”的实践推理意味着他们的行动会努力朝向好的教育实践。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取向,对数位大学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和焦点团体座谈,通过三级编码步骤,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以理为依归,情、理、法交至,追求教育实践合理性,是这些教师所认同的、面对教育困境时“好老师”的实践推理,也是他们眼中“好老师”形象形成的依据。而如此研究结果的发现,有赖于研究者对教师在两难困境中的行动决策和实践推理进行分析,而不仅仅停留在静态地对他们所说的“好教师”特征进行描述。
好老师、实践推理、情理法交至、实践合理性、质性研究、扎根理论
G451(教师与学生)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准入制度及其评价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2010GG008成果之一。
2016-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