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的三维可达性评价 ——以香港太古坊为例
良好的公共空间被视为实现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幸福感的关键.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私有公共空间和城市综合体中的"伪公共空间"伴随着立体化城市发展涌现,其公共性评价难度随之增加,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公共空间评价方法.可达性作为公共空间的基本属性,其三维可视化分析及评价方法尚未在立体化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有所应用.本研究以香港港岛东太古坊为例,通过采用三维空间网络分析测度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对其进行可视化,并结合星形模型评估立体化城市的公共性,从而为公共空间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支持.
立体化城市设计;公共性评价;私有公共空间;空间网络分析;三维可达性
TU984(地下建筑)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课题
2021-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