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痕迹主义”的表现、实质、危害与批判路径

引用
“痕迹主义”是痕迹管理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的严重异化,它颠倒了作为管理方法的痕迹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社会心理意识上走向了痕迹拜物教.“痕迹主义”在当前治理实践活动中具有多重表现形式,尽管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推进相关工作,但实质上是一种脱离实事求是、违反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的泛滥对于当前治理实践的高质量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违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造成党群关系的隔阂,而且片面强调一切以痕迹为中心,进一步造成了虚痕、假痕与庸政、懒政现象的发生,并造成了行政虚耗空转与资源的极大浪费,最终严重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集中系统化批判“痕迹主义”必须建构科学的路径方法,需要以“抓铁有痕”的大无畏精神直面“痕迹主义”的弊病,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从思想深处消解“痕迹主义”的根源,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同时,也需要建构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铲除“痕迹主义”产生的现实土壤,并建立抵制“痕迹主义”的长效机制.

“痕迹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观主义、理论表现、实质与危害、批判路径

40

D262.3(党的建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JJD710002

2019-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6-8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5-9245

65-1039/G4

40

2019,40(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