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动作方法在中国的接受与批判——兼论形体动作方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形体动作方法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发展的最高峰,于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中国后,对中国话剧产生了巨大影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该方法视作自己演剧风格的奠基构成.本文首先对形体动作方法的译名进行辨析,包括梳理“动作”与“行动”术语翻译所引发的争议,研究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其次就形体动作方法的内涵与外延,其与行动分析方法、小品方法的关系展开思考,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形体动作方法、行动分析、小品方法、规定情境
J81(舞台艺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BB028
2018-03-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1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