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5258.2015.01.006
太行山文书中“刘二姐现象”
“刘二姐现象”的提出<br> 2013年11月,邯郸学院入藏了一批主要来源于晋冀豫交界地区太行山区的民间文献,时间上自明代起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12大箱10万件左右,是研究这一时期太行山地区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批文献被定名为“太行山文书”。笔者在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发现不少有关“刘二姐拴娃娃”同题材的、不同时期地方小戏或曲艺唱本,代表性版本有光绪十二年兴文阁版弦子腔《刘二姐上庙》、民国初期北京打磨厂学古堂版《刘二姐拴娃娃》及中华印刷局版滑稽大鼓《刘二姐拴娃娃》等。这些唱本的主角均为同一个人物--美丽风流的“刘二姐”,叙述的也均为同一个故事--婚后不育到庙里“拴娃娃”。虽然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相同,但其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市井百态,均随时代和地域不同而改变着。如此众多的唱本均同时指向同一个人物、同一个事件,极具历史文化典型性与研究价值。
太行山文书
K206.3;G275.1;K05
2015-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