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刑法修正案(十一)》立法检视:类型归罪与保障进路

引用
立法完善是促进刑法理论研究与提升刑事司法效能的关键动因.为了应对新的社会问题,《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完善原有罪名条文的同时,也新增了诸多新罪名.通过其具体内容发现,此次刑法修订呈现极端个案类型化、犯罪认定危险化、刑罚配置重刑化等非理性立法特征,并且进一步引出对刑法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以立法入罪的判断标准的命题探讨.对此,一方面,应当树立理性的刑法参与社会治理机能观,作为刑法立法的价值导向.不仅要求刑事法网严密、刑罚趋轻且合理,还必须贯彻前置法调整优先于犯罪化、刑罚轻重配置的适时协调及犯罪化后适时非犯罪化的谦抑、动态的刑法治理品质.相应地,为了保障刑法的谦抑性,必须以法益保护的现实化与类型化为标准进行立法犯罪化的初步考察.另一方面,在刑法立法技术上,应当以"以型制罪"思路限缩处罚范围为手段,利用开放结构以建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互动的类型化规范体系,从而形成刑事法网严密、刑罚趋轻且合理、罪名体量"可增可减"、刑罚配置"有轻有重"的刑法立法发展进路,最终实现入罪有理、犯罪化有度、刑罚有紧、罪名有弛的社会治理刑法参与良性机制和理想效果.

《刑法修正案(十一)》、社会治理刑法化、严而不厉、以型制罪、回溯性立法

2

D905.2;F403;D630.9

中国犯罪学学会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与武汉大学法学院合作项目

2023-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2页

162-19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刑法论丛

2

2022,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