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8849.2018.02.034
子宫腺肌病影像学诊断进展及展望
子宫腺肌病( adenomyosis ,AM)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局部或弥漫性病灶的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1 ] ,好发于35~50岁的育龄期女性[2] ,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渐进性加重痛经及继发性不孕等. 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结节,质地较硬伴腹部压痛,甚至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3]. 虽然全子宫切除的组织标本病理诊断是该病确诊的金标准,但是目前多数非手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诊断仍需借助影像学的检查,具体包括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超声造影、弹性超声、MRI、CT等. 上述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尚无明确定论,值得探讨与思考. 本文旨在对子宫腺肌病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同时提出新的诊断方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现报道如下.
子宫腺肌病、超声、MRI、CT
27
R711.7(妇产科学)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 -重点病种规范化诊疗项目BE20157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403321
2018-0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