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660.2022.03.016
对"做中国哲学"的方向、领域与标准的一点反思
我一直很关注陈少明教授的作品,例如其分析孟子思想的那篇《仁义之间》,就是我在讲中国哲学史的时候特别喜欢引用、以启发学生讨论的参考材料.后来又读到陈教授的一系列文章:解惑、明耻、问乐、释忧,对道德经验所做的描述精微细致.陈教授近年的一系列文章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如对《兰亭序》作为一件经典世界的传承之物的分析、道器形而上学的提出,等等.陈教授具有明确的哲学方法论自觉,他开创了一种研究范式——对经典世界的观赏.他指出,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是仿照西方哲学史的范本而来的,因而重视概念与范畴的界定、命题和理论的推演.然而,生活世界丰富、无穷,而理论难免抽象,体系难免封闭.况且中国传统哲学具有极强的叙事性,经典世界乃哲人的生命经验之整体,值得从各种角度仔细品味.因此,陈教授在其大著《做中国哲学》中"提议开拓新的论域,在肯定传统哲学史学科意义的前提下,尝试对经典做不以范畴研究为中心的哲学性探究,作为教科书思路的补充"①.陈教授特别指出识人、说事与观物三种研究经典世界的进路.我们在这里还可以补充第四种——察名,因为"名"也是一种塑造世界的重要力量.我想说的"名"不是指"名教"之"名",也不是指伦理与政治系统中的通用之名,而是指个体的人或物的名、字、号.古代文人喜欢给自己起号,而且往往借用山水之名、以"居士""散人"为号,表达一种不为体制所拘束的隐逸志向和独立人格;文人给书房、居所、书院和器物所起的名,也往往体现其人生感悟与审美旨趣.在名教的"通用之名"之外,这些"个体之名"已经婉转地为个体的自由表达撑开了一个文化空间.
做中国哲学
B262(现代哲学(1919年~))
2022-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