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660.2020.04.001
工业革命的社会历史意义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初步思考—— 《英国状况十八世纪》 在恩格斯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
恩格斯在 《英国状况十八世纪》 中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之社会历史意义的解读,从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应性(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等各种新的阶级)及对立性(资本家通过对各种工业力量的垄断而实现了对无产阶级的奴役)的角度,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代生意经世界向自由的自主联合阶段过渡的内在动力等问题作出较为深刻的解读.这是恩格斯从客观内在矛盾的角度来解读历史过程的首次理论尝试.虽然他此时的确还没能把社会制度的发展线索与生产力发展的线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但必须看到的是,他正在以其所能做到的全部努力来推进对上述两条线索的有机结合.因此,这一文本在恩格斯迈向唯物史观的思想征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工业革命、唯物史观、无产阶级
B2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基于文本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史研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工程项目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在西方学界的三大转向及其评价"
2020-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