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660.2016.01.001
海德格尔的 Ereignis:人之“无”
海德格尔用 Ereignis 取代“存在”,意在摆脱存在的“有化”,使存在归其本源并与价值的虚无剥离开来。Er-eignis 的本质不是存在的虚无,而是“无”之“在”即“无化”。“人”作为“有死者”对 Ereignis 的领会,本质上是对界限及有限性的领会,“无”乃是“剩余”,Ereignis 也见证了人之“无”。透过“话语”(Sprache)而通向“语言”(Sage)即真理,必诉诸于“最后之神”,但“最后之神”到底反映了西方话语的有限性。
Ereignis、无化、语言、形而上学
B516.54(欧洲各国哲学)
2016-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