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332X.2009.01.010
不同方式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30例高危早产儿作为对照组(Ⅰ组),气管内直接滴注PS 100 mg/kg,,30例同期住院的高危早产儿作为改良组(Ⅱ组),予改良方式注入PS 100 mg/kg防治NRDS,作临床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后机械通气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血气结果和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早产儿RDS机械通气发生率为40.0%(12/30),改良组机械通气发生率为26.67%(8/30).两组药物外喷、脱管、感染、气胸、颅内出血发病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6 h改良组PaO2和Ph值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较用药前显著性降低.改良组用药后氧疗时间为11 d(2~21 d),其中8例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闹为4 d(3~11 d);对照组30例氧疗时间为15 d(4~30 d),其中12例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为5 d(3~18 d),两组闻氧疗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方法应用PS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减轻RDS的程度,改善血气,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且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性应用、注入方法
9
R47;H31
2009-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