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心理学架起中学语文文本通向写作的桥梁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br> 随着学校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语文多媒体教学呈现出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多层面背叛。简单停留在字句、章法上的分析,破坏了语文文本的整体美,使语文文本里的人文性得不到很好地展现。如果将多媒体教学置放在庞杂的图片、时代背景的平面式的铺陈上,即便资料丰富、详实,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资料的切换频率又严重超越了学生思维的跳跃节奏。由于学生已有知识的限度,这种仅仅维存在“视觉暂留”层面的知识点,试图通过作家、作品、时代三维一体“聚合式”的归拢而回归文本,必然导致这种“聚合式”理想步履维艰。语文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渐悟到积累的过程。笔者认为,怎样强化这一渐悟至积累的过程,是当前语文课改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文学心理学、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文本、写作、语文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资料丰富、知识点、学生思维、视觉暂留、时代、三维一体、切换频率、课堂时间、教学设备、回归文本、合式、整体美、在字句、语文课
G63;I10
2014-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