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心电图之144》答案
如梯形图所示,本例心电图P波规律出现,R1、R3、R5、R7、R9、R11、R12、R13、R15、R17、R19 QRS时间140ms,终末粗顿,在MaVF呈rS型,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R2、R6、R8、R14、R16、R20 QRS 时间150ms,在MaVF呈R型,R4、R10、R18 QRS形态处于前两者之间,后两者以室性期前收缩或逸搏形式出现,偶联间期不等,各搏动之间存在最大公约数(2100ms),为室性并行心律。呈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型的搏动可见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1次P波后QRS波群脱落,其中以R3~R5、R9~R12及R17~R193组搏动最为典型,诊断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部分由于受到室性并行心律的干扰未表现出来或表现得不典型,这也使得不少读者误诊为高度或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顺传的QRS波群存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当合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也有不少读者诊断为三分支阻滞(左后分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由于体表心电图不能直接判断阻滞部位究竟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还是左后分支,并且一般文氏型阻滞多发生于房室结,因此本例不宜直接诊断三分支传导阻滞或左后分支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室性并行心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阻滞、诊断、体表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三分支阻滞、房室结、最大公约数、阻滞部位、偶联间期、读者、波群、希氏束、文氏型、未表现、梯形图
35
R54;R5
2016-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