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心电图之132》答案
窦性P-P间期0.80~0.84s,频率71~75次/min, QRS波群呈典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间0.13s),其前均有低小心室起搏脉冲出现,P-R(V)间期固定为0.16s,且不以P-P间期的长短而改变,呈现“窦性P波-心室起搏脉冲-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波群”,强烈提示该起搏器为双腔起搏器(心室为双极起搏),心房电极感知窦性P波后通过设置的P(A)-V间期触发心室发放脉冲,呈现VAT起搏模式。形成这种QRS波群有以下3种可能:(1)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伪室性融合波群:即该QRS波群由窦性P波顺传,存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起搏脉冲与QRS波群无关,仅重叠在QRS波群起始部形成伪室性融合波群,此种可能性最大。(2)心室起搏脉冲引发心室起搏形成该QRS波群:一般情况下,双腔起搏器的心室电极大多植入在右心室的心尖部,引发心室除极所形成的起搏QRS忆波群呈类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当其起搏电极穿过室间隔植入左心室心内膜或误入冠状静脉的侧静脉所引发心室除极时,可形成类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波群,但V1绝不会出现典型的三相波(rsR忆型),此种可能性极小。(3)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融合波群:即窦性激动与心室起搏激动共同除极心室形成真性室性融合波群,但以窦性激动控制心室为主;从P-R(V)间期固定,且不以P-P间期的长短而改变及QRS波群呈典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看,此种可能性较小。<br> 综上所述,本例心电图诊断为:(1)窦性心律;(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双腔起搏器,以VAT模式工作,其心房感知功能正常,而心房和起搏功能及心室感知功能未能评价;(4)伪室性融合波群。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起搏、波群、窦性心律、起搏脉冲、双腔起搏器、融合、心室除极、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感知功能、窦性激动、左束支传导阻滞、心房电极、心电图诊断、植入、心室电极、起搏模式、起搏功能
R54;R5
2014-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