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
1990年日本学者Dote[1]及Sato首先报道了一种胸痛伴有可逆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的心脏综合征。患者表现出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伴有轻度心肌酶升高,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在心室造影中可见特征性左心室收缩形态,类似日本渔民捕捉章鱼的网套(Tako-tsubo),遂被称为Tako-tsubo心肌病[2]。之后的研究显示该病发病前均有明显的心理或躯体应激情况,且存在发病时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等应激性物质水平显著升高的特点,2006年WHO心肌病指南中将其更名为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SC),并单列为一种特殊的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室壁运动异常、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心室造影、心室收缩、日本、可见特征、患者、发病、儿茶酚胺、性物质、心尖部、心肌酶、心电图、可逆性、章鱼、渔民、血浆
R54;R65
2013-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5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