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07/j.cnki.mtt.2017.02.003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规律研究
结合汶川地震灾区公路隧道震害资料,文章制定了公路隧道震害量化指标并进行分级,对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衬砌开裂长度占隧道总长度比例最高,二次衬砌垮塌及仰拱错台长度次之;多数震害类型在Ⅴ级围岩中发生的比例均高于其它级别围岩;Ⅹ、Ⅺ度地震烈度区,断层段破坏程度最严重,其次是洞口段;震害严重程度随震中距增加而迅速衰减,发生严重以上震害的隧道集中于10 km以内,近三分之二发生于20 km范围;坚硬岩体中的隧道,震害程度随埋深增加而减轻,软弱围岩中的隧道,震害程度与埋深关系不明确;发生严重以上震害的隧道,实际地震烈度均高于设防烈度,出现中等震害的隧道,近三分之二的隧道实际地震烈度高于设防烈度;隧道轴线与发震断层交角为60°~90°,震害严重,轴线与发震断层交角为30°~60°,震害相对较轻;防水板致使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在地震时不能协同工作,增加震害风险.
隧道、震害、规律
54
U457+5(隧道工程)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01205,2014J01170;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科研项目GY-H-15034
2017-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