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70/j.issn.1674-4624.2015.05.001
膀胱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相关文献统计,90%的膀胱肿瘤为尿路上皮癌,其中约70%的初发患者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膀胱癌的显著特点是肿瘤具有多发病灶和术后高复发率。早期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关键,术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但肿瘤的发生是多基因、多步骤、分阶段参与的过程,同一类型肿瘤的患者,内在机制及发病条件有所不同,个体差异明显,所以找到与膀胱癌进展、复发、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分子标志物可对肿瘤的行为学(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进行分层,指导医生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已有一批存在于血液、组织中的膀胱癌分子标志物被证实,其中有些已被应用于临床的预后判断。本文选取了近几年相关的研究性文章,对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作一介绍。
浸润性膀胱癌、分子标志物、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患者预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尿路上皮癌、组织、治疗方案、早期手术、预后判断、文献统计、内在机制、泌尿系统、发病条件、初发患者、差异明显、病理分期
R73;R81
2016-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