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80/j.cnki.xdjykx.2023.04.019
"回归"抑或"超越":课堂何以通达价值教学的另一种解析
课堂是价值教育得以实现的必要场所和重要载体,新时代如何高质量落实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对于这个问题,二元思维提问方式是:回归以"课堂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可实现价值教学的"源初意义".但这种"客观""唤醒"拟定的"回归"角度,不能作为价值教学的起点与归宿;抑或是价值教学应在回归课堂基础上激活课堂的"超越"主张,即应走向一种超越课堂的超然关系立场.实际上,价值教学不能忽视回归课堂的"载道"意义,也不能翻越课堂,一味超越,更不能单纯地平衡互促.亦即单向度的立场或对立统一的取向都不是完满的课堂价值育人.只有以课堂为中枢的多元、全面联动协同,在回归课堂与超越课堂互见间保持必要的创造性张力与内驱性活力,这或许是通过课堂达成价值教学的另一种理想的解析,也或许是课堂中实现价值教学的一种可行走向与探索之路.
价值观教学、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回归"课堂中心"、超越课堂
G40-012.9(教育学)
教育部重点课题DHA220413
2023-08-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