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980/j.cnki.xdjykx.2016.08.027
从前设反思到致思路径——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再探
对历史人物思想的诠释中,必然有一定的前设存在.本文试揭示已有对孔子“有教无类”研究的前设,并将之归为三种解释框架:一是训诂学的解释框架;二是“教育对象”的解释框架;三是意识形态的解释框架.并在反思这三种解释框架的基础上,提出解释的思路,即在背景化和总体性的视角下重新解读“有教无类”,认为其蕴含着通过教化达到种族融合,消泯差异的目的.
有教无类、教、类、仁
G40-09(教育学)
2016-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3-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