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5-5843(g).2014.06.007

“致良知”:传统文化教学与大学生耻感涵育谫论

引用
耻感教育乃大学德育最低层级的底线要求.传统文化授课者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发掘耻文化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将儒家原初的“高大上”教育转化为大学生日常的“致良知”教育.从传统文化中离析出用于疏解现代人迷失的情感因素,并与当代精神产生良性互动,寻其常态价值,返本开新,让大学生心体光明,使“知耻”成为一种优秀的心理习惯,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耻感教育的精髓是在具象践履中让那些历久弥新的古老命题重新焕发生机,契合人性并遵循人性发展规律,进一步将“耻感美学”设定为大学校园止于至善的远级境界.

耻文化、耻感教育、耻感意识、教学理念

G648(高等教育)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转换研究”项目GH13507的研究成果

2014-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4-38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005-5843

22-1339/G4

2014,(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