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115682-20200710-04326
基于使用者自建理念的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的研发及可用性研究
目的:研制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的小程序,并测评其可用性。方法:于2019年8—12月,采用使用者自建理念研发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于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药物计算方法(基于所研发的小程序的计算方法、基于计算器的传统计算方法)的各200次药物计算所需时间和结果的正确性。采用有用性、满意度、易用性量表(USE)调查10名护士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以评价小程序的可用性。结果:使用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进行药物计算的准确率为100%(200/200),高于使用传统计算方法进行药物计算的88%(17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5.532,
P<0.01);使用该小程序进行药物计算所需时间为(15.15±2.74)s,快于使用传统计算方法的(17.09±5.2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51,
P=0.001)。10名护士对于小程序的接受度较高,USE平均得分为(6.22±1.03)分。
结论:本研究所研制的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小程序能满足临床护士的使用需求,接受度较高。该程序能以系统计算,有效规避人工计算的差错,节省护士人工计算及双核对的时间,可用性好。
儿科、静脉维持药物、计算程序、可用性
27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2019年青年项目Q1902048;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兴重点技术培育项目2018HL-2;2019 Youth Project of Shanghai Hospital Association Hospital Management Research FundQ1902048;New Key Technology Cultivation Project of Shanghai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2018HL-2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17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