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7.03.024
不同运动干预方式预防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普外科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于术后去枕平卧6 h,之后每隔2 h翻身1次,观察组在术后2 h即开始给予患者踝关节和肌肉被动运动干预,术后4 h给予翻身和叩背,且要求并鼓励患者多做主动运动.比较两组DVT发生率、术后第3、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DVT 16例(33.3%),观察组6例(12.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7,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分别为(48.3±5.8)、(58.8±5.2)ml/min,对照组为(36.1±3.2)、(45.4±3.8)ml/min,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32、6.171;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观察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28.3±3.4)、(34.5±4.6)ml/min,对照组为(20.1±2.2)、(25.7±3.2)ml/min,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421、3.317;P<0.05).结论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2 h即采取被动运动,术后4 h给予翻身和叩背,鼓励患者多做主动运动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流速度,预防术后DVT形成.
老年人、静脉血栓形成、血流速度、腹部手术、运动干预
23
R6 ;R68
2017-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9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