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7.03.019
不同口腔运动干预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吮吸、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吮吸的不同口腔运动方案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法,将164例早产儿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A组)53例,接受常规的喂养护理;非营养性吸吮组(B组)54例,在喂养前、喂养后各进行一次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每日8次;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吮吸组(C组)57例,在喂养前给予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17 min和3 min的非营养性吸吮,每日2次.结果 B组、C组从鼻饲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及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C组的喂养表现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喂养表现在经口喂养开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达到全经口喂养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运动干预方案中,非营养性吸吮组和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均能让早产儿缩短进入完全经口喂养所需要的时间,穴位式面部口腔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喂养表现更优于单纯非营养性吸吮.
护理、婴儿、早产、非营养性吸吮、口腔刺激、穴位、经口喂养
23
F27;TP3
温州市科技局课题Y20140180 Wenzhou Science & Technology Bureau Project Y20140180
2017-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7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