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2.01.008
白血病与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比较
目的 探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中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首次进行化疗且接受PICC术的白血病患者(68例)及淋巴瘤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 白血病组静脉炎发病率(35.3%)高于淋巴瘤组(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45,P<0.01).白血病组中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17.4±5.48)×109/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6.13±2.31)×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P<0.05),且WBC计数水平与静脉炎级别呈正相关(r=0.998,P<0.05).而淋巴瘤组中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外周血WBC计数与非静脉炎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WBC计数水平与静脉炎级别无相关关系(P>0.05).白血病组中静脉炎患者的血CRP(48.80±21.10)mg/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13.90±5.51)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P<0.05),且血CRP水平与静脉炎级别呈正相关(r =0.989,P<0.05).淋巴瘤组静脉炎患者CRP(37.0±7.74) mg/L显著高于非静脉炎患者(12.8±5.84)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8,P<0.05),但与静脉炎级别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中,发生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具有较高的全身炎症反应水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这类患者应加强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白血病、淋巴瘤、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18
R47(护理学)
2012-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8-30